其他
我在精神卫生中心当院长
一座城市的气质来自文明建设塑造的精神内涵“品重柱石”王荷波烈士爱国实业家范旭东……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江北大地珍贵的记忆和宝贵的财富是激励新区上下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
△此音频约14.1MB
我在精神卫生中心当院长
精神专科医院,是大多数人平常接触不到的地方,而赵应群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三年。2019年,赵应群放下拿了24年的手术刀,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副院长调任江北新区精神卫生中心主任。
三年时间里,赵应群带领全院创建二级专科医院,开发运行“心理健康在线服务系统”,朝着现代化医院管理迈进一大步;新增5个精神障碍患者医疗服务点,为特困病人免费送药;创新开展联合诊室、门诊心理咨询室、“农疗”项目等,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健康医疗服务。
赵应群用实际行动来回答:即便不做外科手术,一样可以治病救人,为精神障碍患者带来更多可能。
抑扬顿挫、朗朗有声,舞台上的这位“诗人”已经朗诵了20分钟完全不同风格的诗歌,聚光灯下的他神采奕奕、满脸笑容,天地与云烟在他的口中翻涌。
你也许想象不到,眼前这位看起来与常人无异的“诗人”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他已经在江北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接受了治疗两年有余,在医院一年一度的联欢晚会上,“诗人”总是拿出自己学到的诗作给大家背诵。
“诗人”朗诵得很投入,在坐席间的赵应群看得也出神,不禁感慨万千,“看不出一点发病的模样。在集体活动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发病,他们的脸上都是带着笑容,很开心。”
不管世人眼中的精神障碍患者如何,在赵应群眼中,他们与其他病人无异,最大的不同也许就是,他们不过是一群“灵魂”受伤的普通人。
放下手术刀,他来到精卫中心
(一排左三为赵应群)
江北新区精神卫生中心位于长鑫路48号,是新区唯一一家二级精神专科医院,主要负责精神疾病、心理疾病的预防、医疗、康复、心理咨询、特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发放等。
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疾病……历经几千台外科手术,抢救过无数的危重病人,赵应群为何会选择到精神卫生中心?
“这些精神障碍患者让我想到了我当年从业的初衷。”在赵应群还是脑外科医生的时候遇到过一位重症病人,当时由于医疗条件受限,“我没能成功抢救,这种无能为力感让我印象深刻。”看见深受疾病困扰、得不到有效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赵应群下定决心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当时成立并不久的精卫中心底子薄弱、疏于管理,患者需要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赵应群熟知医院管理工作,为了规范医院运营管理,加强医疗服务能力,改善医疗手段单一的情况,刚上任的他丝毫没有耽搁,着手“改革”。
病房永远不会是冷冰冰的
(赵应群来到“农疗”田地看望患者)
“老赵来啦,和我们一起聊会儿天啊。”面积不算大的农田里,患者们乐呵呵地向赵应群打招呼,赵应群原本严肃的眉眼一下子展开了,“老王,最近睡得好吗,看着又胖了一点嘛。”掰着刚收获的玉米,老王脸上的高兴与快乐肉眼可见。
“农疗”,这是赵应群来到精卫中心后开发的一个特色项目。老王也是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住在农村。种了几十年的地,来到了“空空如也”的精卫中心,老王一时之间有点无所适从。像老王这样的精神障碍患者还有很多,治疗周期长,加上室内运动不足也影响情绪,赵应群便因地制宜,发动医生和护士齐上阵,将医院旁边的一块空地翻新,种上蔬菜水果,每周组织患者们浇水、施肥和采摘等。通过农疗生活,让他们感受到收获的喜悦,找到生活的趣味。
从神经外科到精神专科,“半路出家”的赵应群不敢放松学习,总是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地治疗和服务精神障碍患者。赵应群发现,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是一个控制病情的有效方法,于是他在医院打造起了书法室、游戏室、运动室……患者们可以在这里娱乐、运动、聊天、唱歌。
“老吴啊,你这字写得是越来越好看了。”听见医生的夸奖,老吴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老吴是书法室的常客,治疗结束后会来到这儿练一练字,字写得越来越好,病情也越来越稳定。
(春节将近,院内进行布置装饰)
赵应群还会经常组织志愿服务活动、集体生日会、趣味游戏、运动会……医生们带领患者激发兴趣和才能,提升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感知生活的乐趣。“我们的病房永远不会是冷冰冰的。”赵应群说,尊重患者、呵护患者,营造健康温暖的氛围,这样的康复方式效果显著,发病率有所降低。
赵应群初来精卫中心的时候正好是疫情刚开始,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家属不能来现场探视,这对患者们的病情恢复不利。赵应群便托第三方设计了一款“视频探视”小程序,嵌入到医院微信公众号后台,家属们进入到小程序后注册登入,便可与患者在线交流。
“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对一个医院来说至关重要。”赵应群花费一年半的时间,研发出了一套“心理健康在线服务系统”,医患可以通过系统实现线上专家咨询、心理测评、培训考核和健康科普等一站式服务。登录系统,患者的病历信息、用药情况等一目了然,可以更全面掌握患者病情,提高诊治的精准性。
目前系统已进入试运行阶段。24小时“心理热线”是患者经常点击的模块。中心10余位医生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接听电话。对于打电话来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倾向的患者,赵应群非常重视,他会建议患者先去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疏导,这是治疗前的重要步骤。
而在赵应群来之前,精卫中心还没有心理咨询室。赵应群介绍,通常会认为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只是药物控制,但实际上“三分靠治,七分靠养”,面对这些特殊的患者,治病更得“治心”。
(与脑科医院深入交流)
为了填补心理咨询室的缺口,在新区卫生健康和民政局的支持下,赵应群带头发起“门诊心理咨询室建设”项目,并打算将心理诊室开到社区里,零距离服务人群。
“联合诊室”是赵应群创新推进的另外一个项目。精神障碍患者都需要长期服药,这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为了避免药物副作用对患者身体造成损伤,赵应群与南京脑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建立“联合诊室”,定期邀请专家来医院会诊,通过专家联合评估,为患者提出针对性的治疗对策,保证患者身体健康。
治病救人不分贫富贵贱
医疗服务能力增强了,患者们的精神状态变好了,来寻求帮助的人也变多了。“那是我在这儿,第一次收到患者送的锦旗。”赵应群露出开心的笑容,送锦旗的是拿到免费药物的病人家属,这也是他“送药进社区”以来收到的第一面锦旗。
为什么要送药进社区?赵应群回忆,曾经有一位来缴费的老奶奶,不是手机支付,也不是百十元的纸币,而是一分一毛钱地给。“我看过太多这样的景象了,路途遥远奔波而来的、经济条件差支付不出医药费的……看多了,我就有了想法。患者不方便来,那我就免费送上门给他们。”
(送医送药下乡点对点服务)
对特困的精神障碍患者,赵应群会主动帮忙联系所在街道社区,确认对方是不是低保户、在不在管理名册中、能享受哪些具体的政策,对外地来的患者,赵应群便联系有关部门,将患者进行妥善安置。在这之前,优先保障患者的就医。
“精神障碍是一种疾病,精神障碍患者也是需要帮助的病人,这是我们医护人员应该认真对待的事实,也是需要全社会引起重视的问题。”赵应群坦言,有时候医疗也会很“脆弱”,有很多无奈的地方,对于精神障碍患者来说,除了治疗,更重要的是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力量。他能做的,就是尽他自己所能。
“明年搬到新院区后,床位就能增加至200余张,我们的医生也要增加,还得多招点人。到时候,争取每个床位配备一名医务人员。”
素材来源 | 卫生健康和民政局、江北新区精神卫生中心
文 | 秦思
发布 | 徐雅莹、吴小荣
审核 | 王馨